【聯合報╱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 2007.11.30 03:37 am

國民黨正副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蕭萬長昨天舉行「經濟優先、繁榮再現」記者會,提出十二項愛台灣的經濟建設。
記者陳柏亨/攝影
國民黨正副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蕭萬長昨天端出「經濟政策牛肉」,共同宣布未來八年將投入三兆九千九百億元推動全島便捷交通網等「愛台十二建設」,藉由擴大內需,帶動經濟成長。馬英九說,唯有把經濟搞好,台灣才有未來。

有關財源規畫,馬英九表示,只要擴大內需就可以帶動經濟成長,擴大稅收基礎,不會增加國庫負擔。馬受訪時更宣示,未來執政八年內不加稅、也不會減稅。

馬英九解釋,台灣經濟空轉七年,國家競爭力落後給大陸與南韓,國民黨主張透過擴大公共投資,未來八年內政府投入二兆六千五百億元,吸引民間投資一兆三千四百億元,估計總投資金額近四兆元,帶動經濟成長。

他說,倘若「愛台十二建設」實現,除每年可提供十二萬人的就業機會外,八年後國民所得將達到三萬美金,失業率更可降到百分之三以下,經濟成長率也會爬升到百分之六之上。

被馬喻為「經濟總設計師」的蕭萬長解釋,政策規畫平均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歲入成長率百分之五點四六計算,應可支應十二項公共建設支出。他並提到,十二大公共建設每年可增加GDP(國民生產毛額)百分之一點二。

對於馬謝陣營同時推出擴大內需的拚經濟方案,馬蕭兩人則是口徑一致,強調國民黨擁有強大的執行力,包括預算有效分配與透明的政府採購等機制配合。蕭並提到,過去包括綠營所提出的包括八一○○等方案,都是缺乏執行力,難免淪為空談。

不過,蕭也提到,由於一般預期明年國際經濟成長趨緩,加上油價高漲等不穩定因素,若政府資金不足部分,十二項公共建設可以部分採行BOT模式,也就是透過與民間合作。最壞打算則是訂定特別條例,透過舉債來支應公共建設支出。

扳本:他....真的是唸法律的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hmygod1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