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下吧...

美林程淑芬:台股第2季會面臨向下修正1000點
2007/03/21 19:35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謝艾莉/台北‧ 3月21日】 針對台股今(2007)年的走向,美林證券研究部主管 程淑芬指出,對台股的態度可以用審慎樂觀形容,相對 於國際股市,台股將有穩定但不突出的表現,但是也不 會有大幅度的修正,預估今年第 2季台股還會有一次向 下修正的時候,「也不會跌太多啦!跌幅約1000點左右 。」

美林證券舉辦的「台灣產業科技高峰論壇」今日進 入第 2天,程淑芬指出,之前預估台股走勢比較保守, 是因為台股在第 1季以及第 4季時,漲幅相當高,認為 短期內會修正,在 2月底時也已經看到約 10%的大幅度 回檔,預估在第 2季時還會有一次向下修正的時候,跌 幅約在1000點左右。

程淑芬也指出,台灣企業每年獲利約有15-20%的成 長,因此在發放現金股息的態度,也在整個亞洲國家中 表現相當突出;不過程淑芬提醒,第 2季將是台股遇到 下一波低點的時候,尤其第 2季恰好是 5月繳稅時間, 資金動能的減少以及公司對員工分紅的態度都會左右股 市走向,屆時也是國民黨、民進黨針對2008年總統大選 提出候選人的時間,政治和政策的改變也是變數。

程淑芬進一步指出,市場上對於政治以及政策的改 善過於樂觀,像是之前兩岸假日包機、三通議題、陸客 來台,以及預期2008年若由國民黨執政,兩岸可望全面 大三通等,不過她認為,其實無論2008年由誰執政,台 灣仍會朝向開放之路前進,但是時辰還不會這麼快。

今年電子股表現方面,她認為未來 VISTA帶動PC的 換機需求仍存在,不過電子股去年第 4季以及今年第 1 季漲幅已經相當高,因此建議等基本面跟上股價漲幅 時再買進。

產業方面,程淑芬說明,像是 TFT-LCD也在供需縮 緊下,也帶動面板需求提升;IC設計產業方面,受惠於 庫存水位不高,因此基本面還算樂觀,不過即將在明年 開始發放員工紅利政策,程淑芬說明,IC設計公司對此 政策的態度也相當重要,投資人值得觀察。

程淑芬表示,台灣的部分傳產股之前前往海外佈局 ,今年已經逐漸進入收割期,而傳產股也在搭上新興市 場的經濟起飛,像是越南以及印度,因此針對越南、印 度概念股,程淑芬指出,若是股價來到相對低點,可以 逢低買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外資報告有門道 名牌分析師「看走眼」大揭密
更新日期:2007-03-13 記者:李佳容
這些名譟一時的外資分析師為何看錯股價情勢?究竟是真的誤判,還是為了替外資的滿手股票解套?本文為您深入淺出的分析其中「眉角」……。
2006年5月,在國際油價崩跌之際,全球新興市場股市同步遭遇亂流,平均而言,幾乎跌掉兩成以上的市值;當年五月以前,台股表現平平;但是,也被抽離的國際資金狠狠修理了一頓;當時,由新興市場爆發開來的全球股災,著實讓投資人印象深刻。

只是,投資人怎麼會知道:在台股遭修正的同時,有一檔股票也「跟進反應」;重點是:當時,台股開始修正,就是這一檔個股股價的歷史高點:1220元;而且,至今台股都已經突破去年五月的高點,但是,目前這一檔個股的股價,卻僅有1220元的四折不到,它正是「前」股王宏達電,堪稱是去年最神奇的一檔個股。

去年,外資圈還有一個報告(call)也讓外界印象深刻。美商美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程淑芬在去年三月底該外資券商召開「台灣投資論壇」的前夕,大膽預估台股指數將下探6000點(編按:當時台股指數一直維持在6500點以上的水準)。

消息一出、震驚外資圈;當然,最後,指數並沒有如程淑芬所預測的往下掉,反而向上走揚;頓時,罵聲連連。但事後分析,去年台股確實要在三月底至四月初回檔修正的,程淑芬的報告並沒有錯。

再將焦點拉回到宏達電身上。專業生產智慧型手機的宏達電,無論是技術、市場領導地位,去年五月以1220元榮登股王寶座堪稱「實至名歸」,外資持股也一度攀升至50%以上,是可以與台積電平起平坐的「外資概念股」;當然,宏達電更是外資券商分析師的最愛,誰能將宏達電納入管轄範圍,等於是去年的紅牌分析師。

當時,宏達電究竟有多紅?光看外資券商分析師的評價軌跡就可得知。當宏達電股價還在500元的時候、外資圈目標價就喊到700元,當股價站上700元,外資緊跟著調到900元;再來,就喊到1000元以上的目標價,使得宏達電成了「台股的榮耀」;只是,沒想到,才一下子站上1200元,港商里昂證券乾脆直接喊到1700元。

宏達電腰斬 分析師傻眼

最後,宏達電股價最高只在盤中站上1220元,沒有跟著里昂證券給的1700元目標價走;不論是波段低點425元、還是上週五(3月9日)收盤價445元,連高點一半都不到,未來不要說1700元,能否重返1000元大關恐怕都還要打個大問號。

就在宏達電股價直直落的過程之中,其實不少投資人也觀察到:當初有些叫進宏達電的外資分析師,不斷的跳出來力挺股價,另一方面卻讓他的客戶大賣宏達電股票。就以去年10月為例,宏達電受到零組件缺貨的傳言,股價摜破800元大關,但外資里昂與高盛仍力挺宏達電,預估零組件缺貨問題至11月就可獲得解決,重申宏達電買進評等,建議股價拉回仍然是買點。

但從實際的外資進出觀察,當天外資卻賣超宏達電5517張,以收盤價 813元計算,賣出金額高達 44.85億元,其中瑞士信貸賣超2373張最高,連出面力挺的高盛、里昂,也大賣974張以及333張。

類似宏達電的例子很多,於是,不得不讓人提出疑問:外資券商分析師的報告到底該不該重視?答案若是肯定的,接下來就要問:該如何解讀研究報告?

其實,若了解外資圈的運作邏輯,第一個問題其實可以很快得到答案:當然不容忽視。這些華爾街券商每年花大把鈔票(編按:台灣外資券商分析師平均年薪少說也有數百萬元),若單純養個寫爛研究報告的分析師,也未免太小看這些在全球金融市場呼風喚雨的外資券商;單從客戶需求角度來看,研究報告絕對有其必要。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既然外資報告值得重視,那麼,該怎麼分析研究報告?其中,竅門在於「投資評等」與「目標價」,這兩項是最容易被拿出來做比較的項目。

一般人不難理解:股價是每股獲利與本益比相乘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外資券商分析師若打算調升目標價,若非從調高每股獲利著手,就是給予更高的本益比,相乘後,才能得到較高的目標價,或是稱之為「合理價格」。

梅四作:像買樂透一樣,只要中一次大的,就享用不盡,走路有風,話有人聽,分析師就像乩童一樣,在哪位神祗的座下,就起誰的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hmygod1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